广东省人类精子库官网
百度地图API自定义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2024-06-07

(1)阴道黏膜的周期性变化:

在月经周期中,随着雌、孕激素的消长,可以引起阴道黏膜周期性改变,这种改变在层细胞,使阴道上皮增厚;表层细胞出现角化,其程度在阴道上段更明显。排卵前阴道上皮在雌激素的影响下,底层细胞增生,逐渐演变为中层与表排卵期最明显。细胞内富有糖原,糖原经寄生在阴道内的阴道杆菌分解成乳酸,使阴道内保持一定酸度,可以防止致病菌的繁殖。排卵后在孕激素的作用下,主要为表层细胞脱落临床上常借助阴道脱落细胞的变化了解体内雌激素水平和有无排卵。

(2)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

在卵巢激素的影响下,宫颈腺细胞分泌的黏液,其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分泌量均有明激分泌细胞的分泌功能,随着雌激素水平不断提高,至排显的周期性改变。月经净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宫颈管分泌的黏液量很少。雌激素可束卵期黏液分泌量增加,黏液稀薄透明,拉丝度可达10cm以上。若将黏液做涂片检查,干典型。排卵后,受孕激素影响,黏液分泌量逐渐减少,质桑后可见羊齿植物叶状结晶,这种结晶在月经周期第6~7天开始出现,到排卵期最为清晰而地变黏稠而浑浊,拉丝度差,易断裂。涂片检查时结晶逐步模糊,至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完全消失,而代之以排列成行的椭圆体。依据宫颈黏液的周期性变化,可反映当时的卵巢功能。

仅占黏液干重的2%~20%。由于黏液是等渗的,氯化钠比例的增加势必导致水分亦相应增加,故排卵期的宫颈黏液稀薄而量多。黏液中还含有糖蛋宫颈黏液中的氯化钠含量,其重量在排卵期为黏液干重的40%~70%,而在月经前后白,在电镜下见糖蛋白结构排列成网状。近排卵时,在雌激素影响下网眼变大。根据上述变化,可见排卵期宫颈黏液最适宜精子通过。

(3)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

输卵管的周期性变化包括形态和功能两方面,均受到激素调控。在雌激素的作用下输卵管黏膜上皮纤毛细胞生长,体积增大;非纤毛细胞分泌增加,为卵子提供运输和受精育的营养物质。雌激素还促进输卵管发育及输卵管肌层的节律性收缩振幅。孕激素则能抑制输卵管的节律性收缩振幅。孕激素与雌激素间有许多制乡勺的作用,孕激素可抑制输卵管黏膜上皮纤毛细胞的生长,减低分泌细胞分泌黏液的功能。雌、孕激素的协同作用,保证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正常运